8月23日至29日,台盟上海市委联合上海大学党委统战部、团委共同举办第四届上海师生夏令营赴台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是继7月底8月初刚结束的“神州新视野 文化上海滩”沪台青年夏令营之后,为两岸青年再次创造的沟通交流机会。
两岸高校交流互取宝贵经验
在台期间,夏令营营员们受到了台南市运动观光协会、台北市浦东同乡会、嘉义县永庆高级中学的热情接待,并先后参访了长庚科技大学、亚洲大学、东海大学、佛光大学、东吴大学、真理大学、逢甲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通过两岸学生的交流活动,学习了台湾各院校在大学教育的启发性、创意性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交流了上海大学和台湾院校在教育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同点。
在参访的台湾高校中,几乎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全人教育”。所谓“全人教育”,如同大陆学校提倡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台湾大学旨在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并且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服务社会中。同时,其“全人教育”不仅表现台湾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计划中,而且落实在校园里的每一处细节。环境布局充满艺术氛围,中西结合的红砖建筑,建成多年的教学大楼,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小动物......校园的整体风格建筑充满人文情怀,极具艺术魅力。
参访文创园区感受文化传承
本次夏令营还特别注重文化的交流,营员们参观了台北华山文创产业园、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兰阳博物馆、埔里广兴纸寮、宜兰县罗东区传统艺术场馆等地,深入了解了台湾的文化产业建设。
其中,在埔里广兴纸寮和宜兰县罗东区传统艺术场馆,营员们还亲自动手体验了传统制作工艺。广兴纸寮是台湾第一家造纸产业观光工厂,目前仍保存着相当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产业与文化,营员们通过解说员的介绍,在了解了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同时也亲手制作了明信片,感受了手工造纸的工艺魅力;而在宜兰县罗东区的传统艺术场馆,营员们则动手制作了小铜锣挂件,体验宜兰传统文化传承的魅力。
两岸青年共游体会宝岛风情
本次夏令营活动中,两岸青年们一起游览了阿里山、日月潭、逢甲夜市、淡水老街等著名景区,不仅更加深入地体会了宝岛的风土人情,也在共同游览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宝岛的自然风光独特优美,阿里山森林之茂密,日月潭湖水之清澈让人惊叹;夜市是台湾饮食的特殊的文化,每个夜市充斥琳琅满目的特产与小吃美食,各有不同的特色与风味。夜市上人山人海,宝岛的热情也在热闹的夜市中表现地淋漓尽致。常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此次台湾行,台湾青年们以及所到之处台湾同胞们的热情接待让大陆的营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宝岛这道最美的风景。
对此,上海大学研究生罗四维同学表示:“这次的台湾行,给了我们很大的感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最深的还是那句‘最美风情在于人’,台湾小伙伴的热情,虽然他们比我们要小许多,但嘘寒问暖的悉心照顾以及无时无刻的全程陪伴,让人非常感动。”
赴台学习考察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师生们感受收获颇多。上海大学本科生许超同学表示:“此次赴台交流活动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可台湾同胞的热情好客,更是通过参访台湾名校、参观文创园区、体验民俗制作等丰富的行程安排让我们大陆的师生领略到了台湾多面的无限魅力。而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及美德的重视、保护和传承也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收获!”
上海大学本科生金子妍同学则动情地说:“想要了解一个地方,就置身其中去感受这个地方,走过的每一个接到,落下的每一滴雨,洒下的每一束阳光,组成了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台湾印象。这里的每一个城市都是鲜活的,光线、空气、声音。置身其中,是说不尽的生生不息,还不想醒来,还在后知后觉这个匆匆的夏天,为我的生命点缀了这么一群可爱的人。”
“沪台情深 寻访宝岛好伙伴”上海师生夏令营赴台交流活动圆满成功。通过此次活动,两岸学生的联络将会更加紧密,情感将会更加的真切,也将促进台湾青年一代对大陆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两岸青年学子的互访交流,必定会在彼此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以此为纽带,缔结更加深厚的友谊,使两岸大学生有机会共同为两岸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杨钰莹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