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可爱的蓝色工装裤———机自学院工程中心暑期实习开始啦!

       每年暑期,校园里总能看到一群群的学生,身着蓝色工作裤,被同学们昵称为可爱的“马里奥”。这些学生就是参加机自学院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暑期金工、电子实习的同学。年复一年,每年这道风景线都在校园里流淌。

       今年,工程中心又将迎来全校8个学院约2500名学生的实习大军。也是在今年,在上海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一流本科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工程训练和实训水平,让学生“主动来”、“乐意学”、“学得好”“学有所用”成为近期工程中心领导和全体教职工上下重视和思考的方向。通过党政联动、群策群力,寻找突破,形成改革思路。求新求变求发展,以改革和创新赢得发展的主动,这不仅是上海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也是工程中心近几年发展的方向: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中心在自我革命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中心今年在“求新求变求发展”的道路上又大踏步地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新教材;改革实习考试模式;开展全方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等。

一、 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新教材

       为积极响应上海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一流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中心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组织十余名一线带教老师编写并出版了《机械制造实践教程》和《3D打印与快速模具实践教程》投入到今年的课程改革中。以实际带教经验为依据;以寻找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难题、难点为目标,完善教学内容,顺应时代发展,融入产业变革;在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把控,提升实训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掌握的提升。

二、 开展全方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评价一名老师课上的好不好,学生有发言权;同专业的老师有发言权;不同专业的老师也有发言权。听课制度在中心也已实行好几年了,从中也发现了几位讲课“能人”。但启动全员听课模式,中心还是第一次。今年中心采用同行、非同行和上级三种听课评价方法,力争得出真实的质量评价,期待发现更多的上课“能人”,同时也是全方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尝试。中心根据中心的实践特点制定了详尽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表”,老师们对照评价表自我检验,自我审定。为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集体备课、试听试讲试操练已形成风气。同行老师的相互提醒;非同行老师的经验交流;上级(听课小组)的领导点拨,对提高授课水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整洁的实习环境,敬业的带教老师

三、 改革传统考试模式

       实训本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教和学的过程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教师教授的目的是否实现。传统的实训往往在学生实习结束后“一张考卷定成绩”,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今年的改革,中心将从取消金工实习理论考试入手,将这一环节分解到每个金工实习项目的实习报告中去完成。让“教”和“学”的双方抓住教学的每个环节,至始至终贯穿整个实习过程,逐步积累,最后教学目的自然水到渠成。

同学们认真进行金工、电子实习

       学院党政领导也对工程中心的暑期实习非常重视,在实习的第一周,学院刘亮书记、王小静副院长在中心主任胡庆夕、中心总支书记林桦老师的陪同下视察中心工作,并慰问一线带教老师。对于中心在实习环境、设备、安全、人员配备以及教程改革方面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中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自我加压,力争在传统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模式中有所创新。

学院领导视察中心工作,并慰问中心员工

       上海大学高水平建设的舞台已搭建,相信通过工程中心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今年身着工装裤的学生一定会受益非浅,这道校园里的风景线一定会更加的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