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7月6日,第二十六期中青班举办专题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谢少荣,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理学院副院长陈玺受邀出席座谈会,上海大学第二十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谢少荣、陈玺两位优秀青年教师围绕会议精神,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教书育人心得向中青班学员作了分享。谢少荣认为青年教师应立足教书育人的本职,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教学科研应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和上海发展需求,要把教育当作一种情怀,脚踏实地坚守科研事业,要成就事业还应胸怀大格局,方有大作为;应坚持开放的竞争心态,注重团队建设。陈玺认为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讲政治、懂业务、能创新、有激情。要有政治人文情怀,要善于做管理、专业上的行家里手,要在追求卓越中注重点滴积累和饱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充分的交流。
学员宁镇疆认为,作为高校教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教学一线的讲师、副教授、教授,都应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上“守土有责”。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不同岗位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灵活地贯彻思政课的要求。对自己所从事人文社科研究而言,要“创建历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要求,这是学者的使命和担当。
学员肖俊杰认为,作为一名上大青年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政治修养,要主动学习钱伟长教育思想,向榜样学习,立足本职岗位,需要具有一种对教育的情怀、挚爱、胸怀和实干的激情。联想到自身的发展,感谢学校过去五年的培养,使自己在上海大学快速成长,目前也许到了实现心中在上海大学组建一个国际化心血管研究一流团队情怀的窗口期,希望有机会以自己对于事业的热爱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踏实工作,实现自我以及团队成员的飞跃,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尽绵薄之力。
学员牛盼强认为,两位优秀教师的经验对我们影响很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有大格局和大方向,要定位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需求,以团队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这样才能产生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现在上海大学正在进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了使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我们必须要有大胸怀,以满足国家和人民重大需求为己任;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对标国内外顶尖团队;必须要脚踏实地,不断追求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