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学生党支部“微党课”开讲

      

为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基层支部建设,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于6月14日下午1点半在上海大学校本部J201报告厅组织开展了全院范围内的“党员微党课”现场评比活动。出席活动现场的评委和嘉宾有上海大学特邀党建组织员、校组织部原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施恩望,上海大学思政课名师、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上海大学党校主管尚彩伶,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上海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琦琰以及上海电影学院组织干事倪瑜。上海电影学院全体学生辅导员和来自上海电影学院各年级党支部的党员均到场观摩学习。

此次比赛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共有10个支部参加现场评比。赛前,主持人对支部评比细则进行了说明,在一片热烈不绝的掌声中,学生党员微党课正式开讲。

坚守基层才能点燃希望

首个上场的是来自上海电影学院2016级研究生第四党支部的陈少林同学,他以饱含深情的语调为在场师生们讲述了采油技师肉孜麦麦提·巴克、乡村教师支月英和城市“美容师”徐文华三位来自基层一线优秀党员的动人故事,这些全国“两优一先”光辉事迹感人至深,通过8分钟的集体学习,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来自13级新闻广告学生党支部的李立阳同学以“图片+旁白”的创新方式,分享了自己在安徽省临泉县韦寨镇开展社会实践的真实体验,并以八路军和韦寨镇百姓之间从陌生到情深的故事,阐释自己对“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命题的理解,并认为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党员入党的初衷。

头脑清醒才能坚守初心

来自上海电影学院2016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王铭洲、王家琛和柴欣三位同学以《为什么入党》作为报告主题,为研究生党员上了一课。他们回溯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思考在思想浮躁的时代如何重思中共党员入党的初衷,并就“红色信仰危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内涵、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和教育途径一一考究。

2015级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不甘示弱”,同样以“我为什么要入党”之问切入课堂,邀请支部三名普通研究生党员到场“表白”入党初心。她们或谈及祖辈信仰和言传身教,或道明自我要求得益于不断汲取“偶像的力量”,还有同学认为自我成长离不开所在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会,一次次与学术大咖的现场切磋,一场场与支部同学集体观摩的经典影片,丰富充实了她的研究生生活。

学习党章方能稳健前行

来自2015级研究生第四党支部的王欢欢则带领现场师生,共同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主要内涵与精髓。讲课员围绕两个“结合起来”、四个“深刻理解”、六个“联系实际”、三个“深入思考”等板块内容开讲,倡导青年大学生党员要全面掌握党章基本内容,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共同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勇敢挑战方能炼就先锋模范

现场讲课支部也不忘结合学科特长,为微课堂内容增添趣味性,例如2014级影视学生党支部张迎凯和黄浚杰就紧扣时下国内热播政治剧《人民的名义》谈廉政文化和廉政教育,现场发问“大学生党员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并分条块给予解答。

我校大学生目前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迎接上海大学承办2017年“挑战杯”赛事,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等事项,围绕以上日程,2015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何田同学以《我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献一计”——坐正研究生党员身份,心系影院研究发展》为题,深刻探讨了上海电影学院的学科建设现状和学术发展前景。

接下来,2013级影视学生党支部、2016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和第三党支部也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三场精彩课堂。10个支部的展示完毕后,施恩望老师和顾晓英老师分别就课堂展示内容进行了精当点评,随后,王晴川老师还将《上海电影学院党员成长手册》授予各位党支部书记。据悉,该手册从党性修养、榜样引领、学业成长、志愿服务、校内活动、实习实践等六个方面为党员的继续教育和成长发展指引方向,帮助学生党员更好地加强自我教育,同时记录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形成党员个性化发展档案。

 

 

 

最后,孙琦琰老师就微党课评比结果进行公布,现场嘉宾和评委给获奖支部颁发奖状。

 

本次微党课是上海电影学院“党员先锋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自2017年5月开始实施,以“党员成长手册”为载体,以“党员学术沙龙”为平台,以“党员工作项目”为抓手,以“党员微型党课”为阵地,旨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实基层党支部建设,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希望通过本次学生党员微党课比赛暨集体观摩活动,能够增强上海电影学院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和主体意识,优化学院党建工作思路,创设党员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文:陈虹静雯  图:朱烨、胡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