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成果为导向,从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具备能力为中心上来。机自学院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突出以项目为载体贯穿教学全过程、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特色,以学科建设与产学研结合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模式为途径,以开放的创新实践平台为载体,开展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与实践的素养,实现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一. 以培养成果为导向,提出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能力要求,制定课程能力目标,落实专业能力培养矩阵达成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一流顶尖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提出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能力要求,制定专业能力培养矩阵。围绕培养成果,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案等方面进行自顶向下的改革和完善,强调将工程实践引入课程教学、课外科创、学科竞赛、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
根据专业能力矩阵规划每门课程的能力总体要求,制定课程能力目标。课程大纲与专业培养方案保持一致,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角度展开说明。将课堂中要传授的知识点及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体现在授课、自学、讨论、实验、项目、作业等每个环节中。明确目标达成度的具体评价方法、每门课程各种形式教学环节,体现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教学特点。
教改工作覆盖到主干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如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Nao仿人机器人实践等。包含的项目涉及到专业软件的应用、机械系统的设计仿真、机器人的控制等项目训练,充分保证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在建校级A类课程1门、B类课程10门,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覆盖到学院全年级学生,大幅增加实验实践环节,已有50%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中增加课外项目。重视实践,70%的学科基础课和必修课程的实验开出率达到100%,有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课程比例达到84%。高年级研讨课82.7%以项目形式开展,相关学生100%完成项目实践。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基地,扩大国际合作交流
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落实企业承担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等教学任务。依托各类企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和海内外高校的交流学习机会,合理整合配置创新项目资源,为创新教育提供大量创新实验项目载体。
邀请企业人士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承担课程教学、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安排学生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学院与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公司等4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实现了所有本科生到企业生产实习。
学院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女王大学、韩国釜山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入教学合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是迄今为止我校国际合作中高学术水平的学校。2017年开展与英国女王大学合作的“3+1+1”项目,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工程专业开设2个“中英班”,提供更多的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专业学生。
三.加强课内外联动,创造机会推动学生参加各类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
作为工科学院,科创是学以致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学院积极承办各种国际大赛,成功承办首届“唐辉电子”杯中国智能仪器仪表设计大赛和2016年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华东赛区比赛,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奖”。学院每年举办上海大学机器人大赛、上海大学机械数字化设计大赛、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上海大学传感器大赛、上海大学智能汽车大赛、上海大学工程训练大赛等,参与学生超过600人/年。
充分利用机、电两大学科平台的优势,申报跨专业联合大作业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增加学生受益面。2016年学院申报校级联合大作业22项,获批13项。2016年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79项,获批校级项目37项、市级项目29项、国家级项目9项。2016年获得国家级奖项63项、省市级奖项74项。本科生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参与度达到50%以上。
四.建设初步成效
学院集中优势力量,不断深化教改创新。《以培养成果为导向,开展机械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项目获2015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模拟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原理》、《技术创新方法与自主知识产权》获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微机原理与应用A》、《数控技术》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用教程》(第二版)荣获2015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2016年学院毕业生签约率92.25%,299名同学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录取率占2016届本科应届毕业生的32.4%;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大学就业先进集体。就业单位遍布于全国知名的机械、电子、电气、汽车、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先进制造企业、服务业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深受社会普遍欢迎。
开展高水平专业建设,特别是一流本科的建设,机自学院对标国际一流大学,对接社会需求,努力建设一流本科工程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