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明副校长与2013级研究生谈学术规范与道德诚信

9月1日上午,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志明以“谈学术规范与道德诚信”为主题,为全体2013级研究生作了一场精彩讲座。

讲座一开始,叶校长首先以当前科学研究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浮躁,不踏实作为讲座的开篇,并进而以“很多国际专业学术杂志要求对中国作者的论文要多加关注”一事,引出中国某些科学研究论文存在的“四宗罪”,即:伦理问题、造假问题、抄袭问题、一稿多投问题。由此引出本次讲座的目的,即希望刚刚涉足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新生,在科学研究中掌握科研工作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

讲座从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学规范四个部分深入展开。叶校长首先对科学精神做了一个定义: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并进一步将其具象化:追求真理的信念、勇于探索的精神、遵循实证的方法、讲求理性的态度等。叶校长指出,科学研究要求任何部门和个人都要求真,同时也需要协作包容,更不能少了民主开放,有时也需要理性怀疑。

在讲述科学道德重要性时,叶校长指出,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科学道德的内涵要求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务必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叶校长以发生在我校研究生中论文抄袭和弄虚作假的真实案例,告诫同学们,研究生作为初入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做研究务必诚实、严谨,摒弃科研中的撒谎、欺骗和偷窃行为。

在谈到科学伦理时,叶校长指出,要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的文明、和平和进步,为科研准则投身和致力于造福人类的科学研究,并鼓励研究生认识并着意理解存在于他们自己工作背后的想象和信念,同时也要学习多方面知识,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宗教和伦理学等去帮助自己认识自我。

在谈到科学规范时,叶校长希望叶研究生能恪守科学规范:诚实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尊重知识产权以及声明与回避原则。同时,叶校长特地为研究生新生讲述了几个容易被忽视但是尤为重要的方面,包括科研成果的荣誉分配、论文署名、以及科学中的不轨行为,以及研究生同学面对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应有的反应等。为使同学们对科学规范能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详细的认识,叶校长还向同学们推荐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这两本书,以期能指引研究生同学坚守学术研究中的规范。

讲座最后,叶校长对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与科学道德之间的关系做了解释与总结: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内核,科学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学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最后,叶校长以“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比赛中频获佳绩,而为何出不了诺贝尔奖”一问引出了创新以及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他对研究生同学们说:“做别人做过的事情是很容易的,跟着别人后面做事也是容易的,难的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做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叶校长精彩的演讲引发了现场阵阵鼓掌。此次讲座对研究生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机自学院13级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旭超同学认为:如果丢弃了学术诚信,那么对研究生来说做学术就完全没有了意义。在面对一些利益诱惑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学术规范,否则就算一时得意,终究也会有付出代价的时候。经济学院13级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应风杰同学则说:“听了叶校长的讲座,收获良多,深刻感到想做研究首先要学会做人,我一定会在日后的科研过程中求真务实,抵制学术作假,做一个恪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的科研工作者。”。

讲座之后的现场交流互动环节,2013级研究生通过短信、微博,及现场提问等多种方式与叶校长进行交流。无论是涉及学术的“研究生可不可以修读双学位,可否提前毕业”,还是“学校就钱伟长校长拆除四堵墙的教育理念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体现”,亦或是有关生活的“学校什么时候会考虑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等问题,叶校长都一一耐心解答,帮助同学们理清困惑,走出迷惘,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研究生工作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