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十一届参事国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


九月的上大,金风送爽,秋意盎然。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上海大学主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协办的“上海第十一届参事国是论坛”于9月20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成功举行。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偕林,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金东寒出席并致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珏,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出席论坛。

 

 

来自国务院参事室和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武汉、成都、沈阳等22个省、区、市的政府参事,齐聚论坛,共商国是。本届论坛聚焦“城市发展新方位:有序、安全、生态”的主题,与会参事立足各地特点,分别围绕提升城市发展科学性、加强社会精细化品质化管理、提高居民便利度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多个维度,对建立相应管理、监测和预警机制,构建城市防灾减灾及应急体系等展开研究探讨;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等提出设想。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静霞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重经济轻社会、重开发轻保护等诸多失衡现象,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从城市有机更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设一个更具人性、更可持续、更具活力和文化魅力城市的目标和路径;上海大学教授、原上海市政府参事傅克诚围绕集约型城市三要素——紧凑度、便捷度、安全度,分析上海城市转型与定位。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参事分三个专题围绕“让城市发展更有序”“让城市发展更安全”“让城市发展更生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近年来,上海大学依托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以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致力于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特大城市基层治理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积极为城市发展和建设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咨询。上海大学港澳台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徐静琳教授,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康娟教授,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新鹏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孙秀林教授参与了相关专题的主持及交流发言。我校20余位师生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政府参事们年度调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今年以来,围绕“城市发展新方位”的主题,参事们确定了“上海空港贸易便利化”“上海国际高端电影视觉特效研发摄制中心建设”“上海崇明海上花岛建设”“区块链思维下上海科创中心的系统集成建设研究”“新形势下上海自贸区外汇管理与金融改革研究”“城市紧凑度、便捷度、安全度研究”等重点调研课题,分赴黑龙江、安徽、浙江、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深入调研,到本市相关企业和机构获取一线信息,邀请专家到参事室座谈交流,形成了多份调研报告,旨在提出能够落地的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上海参事国是论坛是上海市政府参事室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论坛围绕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是汇聚全国政府参事与社会各界智慧、发布参事调研成果的重要平台。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1届。历届参事论坛都形成综合报告送国务院和上海市领导,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其中有些咨询成果已转化为具体政策推行实施,如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上海低碳路线图的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大都市的转型与发展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举措等,在业内已形成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