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大学宣传部、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转型期中国文化生态:‘211工程’三期系列丛书发布会暨学术沙龙”于2013年5月18日在上海大学校本部行政楼报告厅召开。
会议分两场。上半场为《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发布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处长王莳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丛书主编忻平教授,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志宏,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郭纯生,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董丽敏教授,上海大学社科学院院长王天恩教授,上海大学学科办、文科处、研究生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会科学报》、《文汇读书周报》、《东方教育时报》等报刊媒体记者,以及《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社会科学》、《史林》等编辑部的代表均受邀出席了此次会议。此外,受邀与会的还有丛书的各位作者。300余人共襄此次学术盛宴。
发布会由陈志宏部长主持。忻平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并以“211工工程”三期系统丛书主编身份向与会嘉宾介绍了 “211工程”三期对上海大学文史哲学科建设的重大推进作用及其建设成效,以及《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的总体情况。
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董丽敏教授代表作者总结了丛书的内容和特点。首先,她认为丛书探索了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新空间。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征用了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其次,丛书力图打通古今,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脉络当中来把握转型期中国、特别是上海文化生态的内在演进规律;另外,研究者们也力图从方法论上进一步总结上海研究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作为丛书的出版方,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郭纯生先生介绍了丛书的出版过程。上海大学出版社不仅在本套丛书的编辑、校对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同时,严守学术出版规范,严把质量关,这是本丛书成功出版的关键因素。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先生肯定了上海大学的研究实力和上海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的成就,认为本套丛书具有前沿性,既有对上海历史文化的分析,也有对当下上海文学的实证研究。他期许未来的研究能持续深度开掘。同时,建议上海大学出版社以此科研项目和这套丛书作为基础,建立一个中国文化生态出版中心,并表示上海新闻出版局将给予积极的支持。
大会向上海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分别赠送了本套丛书。
会议下半场,是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教授、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王晓明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教授、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伦新先生和上海市宗教协会副会长陶飞亚教授组成的学术“五人谈”,进一步聚焦“转型期中国文化生态”。此学术沙龙由陶飞亚教授主持。
何为转型期?转型是否必要?转型过程中,文化生态有什么变化?首先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关注。王安忆教授从南市区的消失、亚洲国家竞相建筑世界之最的现象入手,分析了转型的需要从何而来的问题,她认为,某种程度上,社会是迫于压力转型,转型过快,财富虽然累积了,但社会的容纳性、人的气度却越来越小。所以转型过快,未必是一件好事。王晓明教授认为以前社会变化的速度比较慢,进入近代社会以后,生活速度加快,因此矛盾形成、产生、爆发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所以,我们会面临转型不断带来的各种问题。而在今天,转型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怎样从迷信、追求所谓的现代发展,转向对它的反思,然后去开创一个不一样的道路。上海走在中国城市化的最前面,其城市化问题比其他地方体现得更早、更突出。一个好的上海文化应该在全国率先反思城市化,努力去创造一个丰富的、可持续的、进步的城市生活,这才是上海文化的生机所在。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规划城市新的建设,成为学者们讨论的另一热点。李伦新先生以“城墙”的故事,回顾了上海的丰富历史资源和海派的博大文化传统。尽管如此,他认为,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够,新的城市规划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南市区的消失、城隍庙周边的建设,破坏了传统历史资源空间的构造。文化转型过程中,新的城市规划有太多的模仿和重复。而这种模仿和重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城市管理者对利益的单向追求。陶飞亚教授认为在文化转型当中,一定会有一种张力,一种要继承优秀传统,一种要开拓新的生活。城市化研究应注意不同城市的特点,对上海来说,人口逐年庞大,产生了一系列由人口拥挤带来的问题,反思城市化,应多关注贴近老百姓的问题。
社会转型中,人的道德文化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熊月之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维系近代上海道德文化的两个因素:熟人社会与行业组织。他认为正是这种传统的构架,很好地维系了近代上海社会的稳定和自治。而1958年后,户口制度的建立,使户口权益的差异凸显,这种差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各种紧张关系的萌生。
与会学者还谈到大学教育如何有效参与文化转型的问题,认为大学在文化转型中,担有培养人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大学文化应该引领社会文化转型,给人打下做人做事的良好基础,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自身去影响人。
学者们从各自专业特长出发,同一问题,不同维度,时而针锋相对、时而互相补充,为在场的师生奉献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供稿:文学院中文系郭丽君 郑幸)
|